论20世纪90年代“文革”题材电影的价值立场--《阳光灿烂的日子》为例.doc

  • 需要金币1000 个金币
  • 资料目录论文助手 > 大学本科 > 艺术学院 >
  • 转换比率:金钱 X 10=金币数量, 例100元=1000金币
  • 论文格式:Word格式(*.doc)
  • 更新时间:2019-12-04
  • 论文字数:14194
  • 课题出处:(胡编辑)提供原创资料
  • 资料包括:完整论文

支付并下载

【摘要】文化大革命过去已经四十年了,但是这段历史对我们造成的巨大影响,至今仍活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电影是发展迅速、影响巨大的媒体,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创意产业,成为了当代中国人们了解文革记忆的重要途径之一。

70年代,人们在电影中变相阐述阶级斗争的必要性,以单一的形式歌颂着当时人们对“文革”的理解,《春苗》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到了80年代,第五代导演作品中,大多数将文革视为充满灾难、动乱的一场悲剧,是充满“伤痕”的集体的记忆。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中,充斥着对人性的反思,充满了人道主义关怀,《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90年代,再在电影中描述“文革”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评论开始从新的角度描述文革记忆,以《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划时代的标志。

本文将以90年代“文革”题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为考察中心,探究90年代“文革” 题材电影价值立场以及这种价值立场折射出的后现代主义文化及其反思。

【关键词】90年代; 文化大革命; 电影; 后现代主义

 

目 录

摘 要

Abstract

绪论1

一、20世纪90年代“文革”题材电影的价值立场1

(一)对“宏大叙事”的反叛.1

(二)对“感性文化”的推崇.3

(三)对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解构4

二、90年代“文革”题材电影价值立场折射出的后现代文化特征6

(一)生活的“碎片化”.6

(二)人性的“欲望化”.7

(三)个体的“平面化”.8

三、90年代“文革”题材电影价值立场的反思9

(一)揭穿虚妄野心.9

(二)还原理想化的本来面目10

(三)精神底线的缺失11

结语.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3


支付并下载

提示:本站支持手机(IOS,Android)下载论文,如果手机下载不知道存哪或打不开,可以用电脑下载,不会重复扣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