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大专论文 > >

小学音乐教学设计[大专论文]

资料分类大专论文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8-24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让孩子们用身体来感觉节奏对节奏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幼儿受到了有规律的刺激,自然发生一种情绪上的反应,他们看见有节奏的自然物也会模仿出来,这种自然的模仿,会根据节奏的快慢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律动与节奏训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动”。音乐本身是动态的艺术形式。律动与节奏训练是动态的课堂表现形式。然而学生是动态的群体,音乐流动,学生运动,动态的音乐协调着学生身体的动,身体的动又影响着学生智力和技能的发展,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乐感,也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奥尔夫在“原本性音乐”的教育理念中提到:音乐教育应该融肢体语言、动作、音乐为一体,而能够把它们融合在一起的核心就是节奏。节奏感的培养不仅是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的基础,而且对发展幼儿的反应能力、感知能力、记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有极大的帮助。培养幼儿节奏感是音乐教育的重要部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创造了一整套通过开展肢体律动音乐教育的方法,其中的“声势”是指用身体作为乐器,通过身体动作发出声响的一种方法。声势对培养幼儿的听辨力、节奏感、记忆力、创造力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摘自 劳艳芬.肢体律动在音乐艺术教育中的作用[D].课程与教学/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2012年论文征集和评选活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善于模仿。他们愿意表现自己,十分热衷于表现给大家看。教师应抓住孩子的这一特征,在课堂上安排各种有趣的律动,正确的引导孩子活动,让他们在动中学,玩中学。歌曲《嘎嘎小鸭子》中,共有四个乐句,每个乐句的节奏都相同

 X    X   ▏X    X   ▏X    X  ▏X    O ▏

池塘 里面  嘎嘎 嘎嘎  一群 小鸭  子

扁扁 嘴巴  叼着 小鱼  像个 小夹  子

   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模仿小鸭子张嘴叫时的动作,并在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一拍休止处加入“嘎嘎”。第一遍,师唱前面的部分,生在后句最后一拍处学小鸭加入“嘎嘎”;第二遍老师再引导孩子除了学小鸭的叫声外还可以有节奏的学着小鸭走路的姿势。老师在前面做示范,学生跟着音乐有节奏的左右摇摆,模仿小鸭走路一摇一摆的样子,在最后的休止处加入“嘎嘎”。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左右摇摆身体走起来,并加入模仿小鸭子的叫声。从课堂的气氛可以看出学生很乐意参与节奏律动活动。针对低年级学生爱玩好动的明显特征,把节奏练习融入到律动活动中,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通过肢体动作和心去感受音乐。根据不同的节奏特点,律动动作也随着变化,学生在动作的模仿中自然而然也形成了对基本节奏的分辨和反应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从音乐的历史角度来看,在音乐发展的道路上,乐谱为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没有乐谱就无法记录稍纵即逝的音乐,就会给音乐的保存、传播、学习带来困难,鉴赏音乐、歌曲、乐器演奏和创作活动等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识谱教学。曹理老师说:“学生只有在具备了独立的识谱能力和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条件下,才能理解所学音乐的内涵,更好的感受到音乐表现手段的丰富与多样性,才能领会更高层次的音乐感受。”综上所示,我们更能清楚的认识到识谱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新课标中强调:“必须摆正识谱与学习音乐的关系,我们应该在学习音乐的基础上,在实践活动中学习识谱,而不是先学会识谱再学习音乐。”那么如何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习掌握音乐知识的学习和独立识谱的能力呢?

   要想能真正的理解并掌握节奏,认识节奏符号是非常重要的。认识节奏符号最好从熟悉的歌曲入手,在学生对节奏有了领悟后,再进行符号的识别,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兴趣的发展,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怎样才能快速高效的掌握呢?若老师直接告诉孩子们“X”是四分音符,“X”是八分音符,它是四分音符节奏的一半,估计大多数孩子会处在云里雾里,根本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中参与体验中去认识与理解。例如在教学《嘎嘎小鸭子》中:

哥哥的叫声 X     X    X     X    ▏

      ga    ga    ga    ga

弟弟的叫声X X   X X   X X   X X  ▏

 ga ga  ga ga  ga ga  ga ga  

 教师首先让学生感受出鸭哥哥和鸭弟弟叫声的不同之处:鸭哥哥的每一次叫声稍微长一些,鸭弟弟的声音短一些,则“X”的时间长一些,“X”的时间短一点。然后教师将学生分为鸭哥哥组和鸭弟弟组,响板给恒拍,两组同时模仿小鸭叫的声音,经过几次的练习后,孩子会发现 鸭哥哥“叫”一声的时间里,鸭弟弟则“叫”了两声。由此,学生认识了节奏符号和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节奏关系“X=XX”。通过节奏练习的参与体验,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清楚认识每个音之间的长短组和是怎样的关系,逐渐形成内心良好的节奏感,为之后学习中识谱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在过去的节奏教学中,老师教给学生节奏的读法一般只用“da”来读。无论是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或是其它,都只用一个“da”的读法,只不过有的读的慢,有的读的快。可把不同的节奏组成一句要求学生读的时候,如:X XXXX XX X 等,问题就出现了,由于学生不能准确掌握每个音符的长短,像这样一条典型的节奏也就不容易表现正确了。柯达伊教学法中的节奏读音体系是非常科学、简易且有效的方法。如:二分音符读“ta-a”、四分音符读“ta”、八分音符读“ti”、连续四个十六分音符读“ti li ti li”、切分节奏读“ti ta ti”、附点音符节奏“X·X”读“ta m ti”,“X.X”节奏读“ti m li”等。

在实际教学中,孩子们容易弄错混淆不同的节奏型,通过这样的节奏认读方法,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形象感知不同的节奏型,能很快并准确的表现。

教师应从一年级开始,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征,给与正确的引导,从细节入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内心节奏感,形成节奏意识。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节奏练习中感知、理解、表现音乐,让音乐课真正给孩子们带去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