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论文助手 > 免费资料 > 文献代码 > >

通海新报[文献代码]

资料分类文献代码 责任编辑:论文小助手更新时间:06-27
提示:本资料为网络收集免费论文,存在不完整性。建议下载本站其它完整的收费论文。使用可通过查重系统的论文,才是您毕业的保障。

  1.关于《通海新报》的研究

南通临江靠海,这里被吴良庸先生称为“近代第一城”,而《通海新报》作为民国时期南通地区最重要的一份报纸,其影响较为深远,但国内关于《通海新报》的研究资料较少,目前主要集中于《通海新报》与南通城市化进程的关系。据史料记载,《通海新报》是出版并发行于近代南通地区的第一份对开铅印大报,该报创刊于1913年3月18日,终刊于1929年5月26日。这份报纸是当时南通地区出版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地方性民办报纸之一。羽离子认为,“面向公众的报纸是近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如此众多的报纸先后在该地区出版发行,徐景熙认为,南通在中国近代发展史上,尤其是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有着“敢于开风气之先、敢于创新”的精神。

据史料记载,《通海新报》是由陈琛(葆初)、林仲希、刘乙青和张佐虞等四人创办。据《中国近代报刊名录》记载,刘伟担任《通海新报》主笔,陈竹坪、王苣搴为报馆的主要编辑。报头是由清末状元,南通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手书,报纸先由翰墨林印书局承印,后自办通新印刷公司印刷。晚清时,南通通州直隶州、海门直隶厅同在长江三角洲的北翼。著名新闻史学者方汉奇认为,这两地濒临太平洋,也均面对着长江,各自都有狭长的海岸线和江岸线,两地常共称为“通海地区”;又因在四位创办人中,陈琛、林仲希是南通人,刘乙青和张佐虞是海门人,故该报取“通海”两字。

初办时,《通海新报》为间日报,学术界也称之为“隔日报”,即报纸隔一天发行。后因南通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读者范围逐渐扩大、报纸需求量也随之上升等方面的原因,该报于1924年3月12日正式改为日报发行。报纸版面设有社论、命令、要电、本地新闻、杂著、告白等栏目和专版,另辟有文言副刊,载词赋诗章。作为一份地方报纸,该报颇能反映南通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1929年5月26日,《通海新报》被国民党以“反动”的罪名勒令停刊。

 

2.关于清末民初报刊评论的研究

任云仙在总结清末民初报刊的评论时,将其分为三种形式:政论、短评、按语。政论是报刊最常采用的评论方式,政论体制较为宏大,容易完整阐述作者的观点,适合于阐发深度的问题与思想。政论文章一般较长,往往连载好几期,才能将一个问题论述完整。短评是清末才开始出现的一种评论文体,此类文章一般一事一议,篇幅短小,能迅速对新近发生的事件作出评论,成为政论的有效补充形式。短评篇幅短小,能够密切联系新近发生的事件作出评论,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短评的出现弥补了政论时效性较差的缺点,能够使报刊对新近发生的事件迅速表明自己的观点,扩大在读者中的影响。按语是报刊编辑在刊登的稿件中所作的评论,按语一般较短,常常为几句话,或在文章开头表明对此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在文中对某一观点进行点评。按语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但经常借助所介绍的内容来阐发系统的观点。按语这种评论形式一般在期刊中较为常见。

    《通海新报》评论板块较为固定,每期会注明属性,简单的两个字“时评”、“评论”,或配上线框、图案加以修饰,或加大字号、更改字体,以此来和文章的标题区分开。《通海新报》的评论主要以“时评”与“评论”为主。《通海新报》的评论来源可以分为内部撰写与外部稿件,内部撰写分为时评、评论、社论等;外部稿件分为代论、选论等。还有一些较少见的称呼:论说、时论、社说、代信和译论。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1.有助于了解近代南通及南通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

2.有助于探寻那个时代的发展脉络;

3.有助于了解地方商业报刊的办报特色;

4.有助于新闻史学研究思路的拓宽。